12月2日,“中欧世界城市理论与实践比较研讨会——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暨智慧城市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哈工大(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十一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主办,由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协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德国哈尔博格学院、爱尔兰科克大学、孚园城研21世纪创新城市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领域的专家,共聚“云端”交流讨论。会上围绕现代化城市建设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与“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生态圈”建设相契合,如何吸收和扬弃欧美世界城市理论与城市指标体系,以及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等话题发表了12场精彩演讲。线下、线上会场吸引来自英国、泰国、日本龙谷大学等国内外观众100余人参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志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谈到,“城市是什么?城市是各类创新要素和各种资源的集聚地、是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基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无数城市和乡村,他说‘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面对城市这个超复杂系统,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如何以人民为中心构建科学的“城市理论”来指导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如何研究和借鉴欧美的世界城市理论成果和建设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都市圈的宝贵经验?如何为深圳勾勒出真正的‘明日之城’?哈工大(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二十一世纪研究中心自2020年开始就把城市生命体理论与实践作为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高质量研讨会。
深圳全球标杆城市如何建?全面对标全球先进城市
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扬·图洛夫斯基博士表示,政治话语作为一种强大的权力可以调动足够的资源和力量,是可以破除城市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结构性封锁,助力城市转型。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赵彦云教授指出,在互联网技术革命处于深入发展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的伟大灯塔,如何使深圳在国际上更加具有竞争力?赵彦云指出三点重要要素:国家示范,从一带一路走向更加全面的发展平台;时代强者,用数字经济成为最强领头羊;巨大吸引力,打造一流知识和人才平台。随后,哈工大(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贾点点对世界城市指标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研究。
哈工大(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孙涛教授总结了世界城市转型的共性,从城区尺度、街区尺度和社区尺度剖析如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构建政、企、社、居民多主体合作治理的“物业城市”运营服务网络综合体。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咨询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迎迎博士、爱尔兰科克大学助理教授康斯坦汀·珂泽、哈工大(深圳)二十一世纪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蔡瑛樱分别从“深圳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城市路径研究”“全球最宜居城市维也纳的发展内涵”和“全球创新区”的角度畅谈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碳达峰和碳中和:深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浪潮中,低碳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也成为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进步的大潮流。2020年,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低碳给城市带来了约束和发展、风险和机遇的双重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周珂教授强调,城市作为承载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的主体,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法律保障,协调各行各业利益的冲突需要法治手段。
德国哈尔博格学院院长王缜结合详实数据对比了中国和德国绿色城市指标,她特别提到德国的乡村振兴计划,是围绕居住、基本供应、工作和公共设施推动社会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其环境和气候保护措施方面提供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
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金文标教授和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路海艳分别从“城市污水处理的低碳技术”和“低碳试点如何重塑城市”的角度深入解析,为“双碳”战略目标下如何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谋划策。
会上,与会专家和线上线下观众进行深入交流对话,从政策、学术、技术及城市创新实践等角度多维度解码打造中欧智慧城市和生态文明之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对我国正确认识、鉴别、扬弃世界城市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圳在2050年成为全球标杆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哈工大(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开幕致辞
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扬·图洛夫斯基博士演讲《政治话语作为一种资源助力城市面向未来转型》
哈工大(深圳)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孙涛教授演讲《城市管理的空间尺度:城区更新、街区服务与社区治理》
哈工大(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金文标教授演讲《城市污水处理的低碳技术》
线上线下嘉宾演讲
线上线下观众交流讨论
杨志院长开幕致辞原文: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线上线下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本次会议的主持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杨志。我宣布,作为2021碳达峰碳中和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论坛平行会议——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视角,中欧世界城市理论与实践比较研讨会,暨智慧城市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现在开会!首先让我代表会议主办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协办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还有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向参加本会议线下与线上的所有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真诚的谢意。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朋友们,从人类发展历史的视角看,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成就的伟大载体;从当代世界各地区发展格局及其现状上看,世界城市是各种创新要素和各种资源的集聚地、是各个国家与地区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也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从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中国来看,城市工作已经成为实施现代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例如深圳眼下正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规划,为深圳在2050年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而奋斗!
然而,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我们要问:城市是怎样产生的?位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看待城市的前世今生,如何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及未来景象?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观点,我们要问:徘徊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城市规划者及其城市建设者,面对介于秩序与混沌之边缘的、处在今天与明天之临界点的超复杂系统——城市,是否有一个科学的“城市理论”指导您去做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呢?基于当代人的初心、责任、使命,我们还要问:评价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者全世界“中心城市”、“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全球标杆城市”的标准是什么、指标体系是什么?设计这个“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又是什么?
我们认为,搞清楚这些问题很重要,因为昨天的城市、昨天的城乡总格局不能再继续!明天的城市、明天的城乡总图景在今天的设计、规划、建设之中!今天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必须对明天负责!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和责任,哈尔滨工大(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二十一世纪中国研究中心,把梳理中国城市建设包括低碳城市圈或都市圈的建设、城镇建设包括生态化新城镇网络的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包括乡村振兴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运动,也把研究和借鉴欧美的世界城市理论成果和建设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都市圈的宝贵经验,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幸运的是,我们的设想得到与本次会议参与的赞同和支持。在此,我要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我代表主办方简要谈一下,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对本次会议主题的核心“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两点理解。这两点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回答前面的两个观点。其一,前面我们说到“昨天的城市、昨天的城乡发展的总格局不能再继续!显然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必须对“昨天”的历史发展逻辑有一个科学总结。在这里,由于发言时间的限制,我只能借助跨时代的理论家——马克思的一段话来表达这个总结。当然,马克思的总结是基于欧洲城市与乡村发展逻辑做出来的,但这并不妨碍作为科学论的意价值,况且马克思是个德国人,欧洲是他思想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是个有机体,因此人类社会既具有生命成长的阶段性,又有构成生命的各种要素和各个系统相互关联的复杂性。他深入研究了自然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史、思想史的大量资料之后,他指出:古典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亚细亚的历史是城市和乡村的一种无差别的统一,中世纪(日耳曼时代)的城市是从乡村这个历史舞台出发的,它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1];现代化的城市是乡村城市化,而不是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2]。他的结论是: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生态史都概括在这种城乡对立运动中[3];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伴随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工业与农业的差别的消逝、特别是私有制与商品交换的消失,城市与乡村的消失也是必然的。
其二,前面我们还说过,“明天的城市、明天的城乡总图景在今天的设计、规划、建设之中!”在这里,由于发言时间的限制,我想借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来表明。大家知道,1949年之前,中国是一个具有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封建半封建的以小生产方式为主的小农经济国家194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10.6%;但1978年为17.9%,2018年达到59.58%,2019年突破60%。然而数据表明,囿于区域差异,中国城市化率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和东北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60%以上,西部地区最低、仅为50%左右,中部地区则介于50~60%之间。比如,2018年上海城市化水平最高、达到88.10%,西藏地区最低、仅为31.14%。[4]在这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提中国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当代中国十四亿人口的特殊性了。
面对中国的特殊,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该如何去设计、如何去规划?中国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是什么?指标体系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当中最重要的问题。他走遍中国的无数个城市和乡村,他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本质是什么?他回答说:“城市是许多人一生生活的地方”“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城市既是生命体就该有躯体,就该有大脑、就该就智慧、就该有回忆、就该记住乡愁~
中国现代化城市要有什么特点,对于该如何去规划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标准?习近平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对于该如何治理和管理中国城市?他说,“要敬畏城市、善待城市!”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 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主体性、文化传承性、生态宜居性、规模适度性、城乡融合性、治理现代性等等不同层面阐释了他对中国城市本质、特征以及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上述思想,既是他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他为创新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理论提供的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有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努力探索。中国城市发展内在规律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借鉴、批判阳气,欧美世界城市理论及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思想武器。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08.
[4]踪家峰,林宗建.中国城市化70年的回顾与反思[J].经济问题,2019(09):1-9.
注:如有需要会上发言人PPT原件请联系zjing5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