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ail:sherryxiegirl@163.com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 副主任
研究方向:区域社会史、城乡理论、文化认同
学术兼职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学会会员、深圳市党史与地方志学会会员、深圳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深圳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教育经历
2002-2006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学士
2006-2009 山东大学 文史哲研究院 文学硕士
2010-2015 香港中文大学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哲学博士
荣誉称号
海外人才孔雀计划C类/南山区领航人才C类
校区“七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研究项目
(1) 2023-2025 主持 基于扎根理论的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高等教育专项),在研。
(2) 2023-2023 “深圳市佛教义工队伍与信徒现状调查”(分报告撰写:弘源寺、万佛禅寺),结项
(3) 2023-2023《梧桐山志·宗教志》(梧桐仙洞、弘法寺、万佛禅寺)撰写,结项。
(4) 2019-2022哈工大“双一流”专著教材建设“明清时期西南地方信仰与国家意识形成”,结项
(5) 2017-2021主持:黑龙江省社科规划专项项目“宋以来广西东南部地方仪式传统中的族群构建与国家化进程研究(项目号:17ZSD261)”,结项
(6) 2017-2018参与:香港中文大学禅与人类文明中心“1949年后的中国佛教口述史”
(7) 2010-2015参与: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计划(AOE)“中国社会中的历史人类学”
(8) 2020-2023主持:校级本科教改“工科院校人文类通识课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探析”
(9) 2021-2022主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应用项目“中国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史”
(10) 2016-2018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性具身认知教育模式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学中的应用”
科研成果奖励
2021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论文类)
2021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
2021年黑龙江省艺术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类)
2021年黑龙江省历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研究报告类)
教学成果奖励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首届“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02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三等奖(指导教师)2024年“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校级铜奖(指导教师第三)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3年第十一届深圳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2023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卓萃杯”思政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2022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卓萃杯”教学创新比赛优秀奖
2020年深圳校区“抗击疫情教学保障奖”(集体奖)
著作教材
(1) 专著:《桂东蜀西:叙事视野下的王朝边地——以明清桂、蜀地方信仰文献书写为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3年。
(2) 合著:《深圳城市读本:中心区变形记》,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8。
(3) 译著:《寄旅香江——日本人笔下的香港》(日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 合著:《海外文化产业概论》,福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2017。
研究论文
(1) 宋元母婴法术及产育观研究——以《道法会元》《法海遗珠》为中心的考察,《宗教学研究》2024年期6期(CSSCI/北核)。
(2) 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管理实践研究——以广东省深圳市大鹏龙岩古寺为例,陈进国、张斌主编:《粤港澳大湾区宗教蓝皮书(2023-2024)》,文化公所、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2024年。
(3) 深圳市宝安区民间信仰调查研究,陈进国、张斌主编:《粤港澳大湾区宗教蓝皮书(2023-2024)》,文化公所、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2024年。
(4) 《数字化视域下的都市村落文化脉络再生》,《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第269-280页。
(5) "Rebhun,Uzi. Jews and the American Religious Landscape(Book review).", Sino-Christian Studies(A&HCI索引),2019.No.27.
(6) "The Local Community Ritual Operas in Guangxi, South China”, Asian Theatre Journal(A&HCI索引), 2019.36(01).
(7) 《地方文化遗产中“家国天下”叙事脉络研究——以东北汉军旗香为例》,《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 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与创新报告——以原新安县佛寺(庵)、道观及民间信仰场所为例,《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第89-103页。
(9) 城中村改造与宗族变迁——基于深圳两个宗族村落城中村旧改的探析,《江汉学术》(RSSE核心)2017年第5期,页15-20。
(10) 仪式·文学·戏剧——《西游记》故事与目连救母渊源新证,《世界宗教文化》(CSSCI/北核)2015年第3期。
(11) 戏剧艺人双重角色再探:仪式专家与社会地位,《戏曲学报》(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期刊THCI)2014年第11期。
(12) 唐代婢女与民间信仰,载蒲慕州主编:《礼法与信仰——中国古代女性研究论考》,香港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
(13) 唐代虐婢故事的宗教观念发展与女性声音发露,《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北核)2012年第4期。
(14) 保罗·利科文本诠释学视野下的〈楞严经〉解读,《人间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期。
(15) 香港渔民基督徒自我认同之“变”与“恒”——以香港鸭脷洲海面传道会信徒为例》,载《新世纪宗教研究》(中国台湾人文索引THCI) 2012年第4期。
报刊报告
(16) 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圳特区报·理论周刊》,2023年10月31日。
(17) 文化安全方面议题,深圳市委办公厅采纳并批示,2024年3月23日。
教改论文
(18) 理工科大学城乡村创新创业模式及教育机制优化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创新教育研究》(OA核心)2025年5月5期。
(19) 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乡村创新创业课程的情感化策略研究,《现代教育科学发展》2025年第10期。
(20) 工科学生创新着力点及思政教育机制优化分析研究,《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5年。